
不做逃兵,爸爸要重回育儿阵地
近日,广州市妇联主办的“花城爱家”文化沙龙系列活动第二期论坛,邀请各路爸爸妈妈聊聊关于“爸爸去哪儿了”的话题,同时,网上热帖《中国男人配做父亲吗?》,也引发了大家对中国父亲缺位孩子成长的思考。

你家孩子愿意与人分享吗
桂林市和谐心理学校校长兼首席心理咨询专家谢裕中认为,家长在给孩子进行分享教育的同时,除了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还得掌握方法和技巧。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有厌恶感吗?
现在,我经常会听到孩子抱怨说,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或者对我很粗暴。举一个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在父母纠正小孩的一个生活习惯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告诉他说,你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发出声音,直接这样说就可以了,没有任何的情绪。但是好多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带有厌恶的:“你能不能不像猪一样的,吃饭的时候吧唧吧唧。”所以在纠正孩子的毛病时候,孩子会感觉到原来爸爸妈妈不喜欢我。

孩子任性、爱发脾气,家长怎么办?
许多孩子任性、爱发脾气,家长头疼,却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处理? 孩子为什么那么任性、爱发脾气,那是因为知道家长是爱我的,还是怕失去我的,还是怕我不好的,虽然我爱他们,但是我不想被管束,只要我发脾气、不配合,或通过语言来“攻击”家长就能有效。

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的焦虑
父母对于孩子不学习的焦虑和担忧,除了孩子本身的缺点以外,很大一部分是自身潜意识的投射。这希望引起父母们的注意,这种投射的根源有三点。

亲子交流中父母犯的最糟糕错误
为人父母是最具挑战而又最有意义的生活任务之一。不幸的是,关于如何养育有责任感的孩子,通常有不少错误的流行亲子观念和理念,它们会导致同孩子的无效交流以及家庭权力冲突。有的家长采用权威式教育,不允许孩子有独立的声音或者自我效能感。而另一些家长则是过度放纵,没有教育孩子什么是规则和自我控制。

什么是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是依据“PATP”(Parents as Teacher and Partner)的教育理念,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亲子同乐”,认为“父母是幼儿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师和玩伴”,进而促进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提升亲子间互动的质量的活动。它是20世纪末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日渐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课题。